作者:孫玉松 通訊員馬超發布日期:2018-07-04
日前,南開大學梁嘉杰課題組利用三種低維納米材料協同效應,首次成功解決了應力傳感器中高靈敏度與大工作形變矛盾。該研究極大地提高了可穿戴設備等應力傳感器器件性能,可精確捕捉到人體的細微表情變化。
梁嘉杰課題組利用富勒烯、金屬銀納米線、氧化石墨烯等多種納米功能材料的協同效應,通過在剛性的具有層狀結構主體材料中引入摩擦系數低的客體材料來提高主體材料柔性,解決了長期困擾學界的難題。該材料制作的傳感器可在很大的工作形變范圍內保持極高的響應靈敏度。課題組把該新型可穿戴應力傳感器穿戴在人體不同部位,用于全范圍人體運動的監測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人手腕上由于脈搏跳動引起的微小皮膚運動變化;并且把人體脈搏跳動的3個特征峰清晰地體現出來;穿戴在頸部喉嚨位置,可以清楚地察覺人體聲帶發聲并辨認出不同的音節變化。
另據介紹,該新型應力傳感器可以通過印刷法一步打印成型,具有重復性好、制備過程簡單等優勢,可為實現真正的產品化提供很好的材料基礎。目前,課題組正在積極對接協調,推動該應力傳感器在與人體運動檢測和人體健康監測相關的可穿戴設備中得到推廣應用。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功能材料》上。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