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18年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2017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和5年來工作,并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此后,各省、市、自治區衛計委紛紛積極部署2018年當地醫療衛生工作。
以下是全國31省份衛計委的2018年工作重點匯總
北京市
雷海潮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
2018年,北京將匯聚三醫聯動更強大合力,促進分級診療見新成效。實施以公益性和提質增效、控費、低碳為重點的公立醫院評價制度,推動醫院制定內部章程。落實財政分類補償政策,健全總會計師制度。積極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促進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均衡發展。
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推進藥品陽光采購,實施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以量換價。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機制,保障患者所需。
加強綜合監管制度建設。推進以互聯互通為特征的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公開,促進媒體和社會監督。開展藥品處方點評和智能審核,促進合理用藥。健全飲用水、公共場所電子監管。在街道(鄉鎮)強化健康管理職能,在村(居)委會成立公共衛生委員會,促進共治、精治和法治。
加強健康北京建設。組織實施《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努力營造健康環境。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區創建,嚴密防控新發和突發傳染病,科學防控慢性病,減少發病、早死和失能。努力減少孕產婦和嬰兒死亡,落實好全面兩孩政策,促進居民健康素養和水平持續提升,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打牢健康基礎。
天津市
王建國
天津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
2018年,天津市衛生計生委將全力推進健康天津建設,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重加強公立醫院內涵建設,推動公立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
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充分發揮三級醫院在醫聯體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提高三級醫院疑難急危重癥的救治能力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的診治能力。推動區域內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會辦醫療機構等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形成利益、責任、服務、管理“四位一體”的區域醫聯體。
以減輕群眾負擔為出發點,持續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養為落腳點,不斷夯實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以傳承中醫藥文化為抓手,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以保障群眾就醫安全為著眼點,促進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優化;以人才學科建設為保障,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率;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重點,抓實愛國衛生工作;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目的,不斷深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以智慧醫院建設,優化便民惠民服務為抓手,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進入新時代,我們迎來了新挑戰。新的一年,必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河北省
張紹廉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7年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雄安新區醫療衛生發展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邯鄲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設“健康小屋”得到國家高度評價,巨鹿、館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評估成績優異,圓滿完成工作落實年的各項目標,河北省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結出累累碩果,讓人民群眾切實增強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是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關鍵之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篇之年。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立足河北省情和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實際,以深化醫改為中心,在強基固本、補齊短板的基礎上,做到加快發展速度與提高發展質量并舉,既要緊抓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醫療衛生發展建設的有利契機,引入國家和京津高端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不斷提升河北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
更要加強全省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礎建設,夯實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實現服務資源“雙下沉”。
保障分級診療制度落實,做實家庭醫生服務簽約,調動和激發公立醫院活力。堅持預防為主,大力開展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強化重大疾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防治管理,全力推動健康河北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
歐陽曉暉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8年,全區衛生計生工作將以健康內蒙古建設為主線,進一步加強健康內蒙古建設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組織落實《“健康內蒙古2030”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健康領域20項重大工程,推進39個行動,實施22個項目,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蒙醫藥中醫藥振興發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健康內蒙古建設提供不竭動力。以三醫聯動為切入口,進一步推進醫改領導體制機制改革;以實現“騰籠換鳥”為關鍵點,推動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戰場的運行新機制建設;以滿足群眾獲得更多優質高效的服務為目標,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大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維護好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健康權益,不因健康問題影響脫貧攻堅戰。通過政府資助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一攬子綜合措施,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確保醫療實際費用個人負擔比例不超過10%。深入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擴大集中救治大病病種范圍,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為貧困人口脫貧提供健康保障。
吉林省
張義
吉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7年,吉林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達43.22%;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出臺5項控費措施,進一步減輕貧困患者就醫負擔。
2018年,吉林省衛生計生委將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抓好多層次醫聯體建設和遠程醫療,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推動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復合型付費方式,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立綜合監管制度。
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大力推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深化實施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衛生城鎮和健康城市(村鎮)創建工作,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按照“三個一批”要求把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
吉林省還將統籌抓好其他各項工作,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和兒科、婦產科等緊缺人才的培養,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生育政策銜接,做好失獨家庭關懷關愛工作,積極支持社會辦醫,探索建立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等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模式,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遼寧省
王大南
遼寧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7年是令人難忘的。這一年,我們矢志不渝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完成“立柱架梁”,徹底破除了實行60多年的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群眾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1690萬人;全科醫生取得可喜發展,每萬人擁有1.37名注冊全科醫生;居民健康卡建設繼續領跑全國,發放1850萬張;在全國率先將基本藥物納入醫?;鶎俞t療衛生機構門診統籌范圍,建立了全國首個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供應保障平臺;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4.14%。
藍圖已繪就,奮力正當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作出健康中國戰略部署。2018年,我們將全面推進健康遼寧建設,努力探索保障4300多萬遼沈人民健康的“遼寧路徑”,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出的20項重點任務,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精準對接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醫療衛生健康需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黑龍江省
魏新剛
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一年來,我們堅持部門聯動、人人參與,構建了健康龍江建設新格局;在全社會倡導大健康理念,讓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堅持創新發展、攻堅克難,實現了龍江醫改實踐新突破。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實現了2017年年初制定的9.28%控制目標。分級診療試點初見成效,5種醫聯體模式蓬勃發展,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和重點人群簽約率分別超過30%和70%。
一年來,我們堅持心系百姓、服務民生,贏得了醫療衛生服務新贊譽。實施“三項制度”“藍盾行動”改善就醫環境,推行“四零承諾”“流程再造”優化政風行風。
跨步進入的2018年,我們已經擘畫了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龍江的宏偉藍圖。我們堅持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健康龍江行動,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塑造百姓健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扎實做好公共衛生、醫療保障、生育服務工作,進一步強化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實施惠民工程,提升治理能力,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更多健康需求,開創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嶄新局面。
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厥?017年,深化醫改進一步取得成效,健康中國戰略日益深入人心;展望2018年,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大方向下,各省份盯緊各自“小目標”的同時,也將戰略細化為行動規劃,落實為醫改的進一步舉措。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8個省份在補短板、強弱項方面情況各有不同,但深化醫改更上一層樓的目標相同;逐步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制訂與醫聯體建設相適應的績效考核方案。
加快發展健康養老、健康旅游、智慧健康等健康服務新業態等規劃,繼續提上今年的改革進程,進一步破解醫改中的主要難題,將民生訴求轉化為民生禮包;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需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也需要有將藍圖變為現實的魄力和手段,同時更要每一個人參與其中……
8個省份圍繞有作為、敢作為、能作為的總基調,正加速給老百姓的“健康小屋”添磚加瓦。新一年的工作以健康為號角,已經吹響。
山西省
李鳳岐
山西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
過去一年,山西推動醫改進入“施工高峰期”。站在新起點,醫改正處攻堅關頭,山西面臨著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和體制機制改革兩大課題。
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太行、呂梁“兩山”地區尤其突出,醫保、醫藥撬動醫改的聯動機制尚未建立,看病難、看病貴仍然是群眾反映的痛點之一。
面對挑戰、破解難題,必須以更強的擔當精神和實干作風推進工作,走穩步、不停步、邁大步,使醫改成為我省轉型發展和深化改革的亮點,成為民生建設邁上新臺階的特色。
2018年,山西醫改將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以縣域一體化綜合改革和提升醫療水平為突破,創新三醫聯動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政府主導和醫?;A性作用;
完善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模式,建強省市縣醫聯體,打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
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擴大公立醫院人員備案制管理、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范圍,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實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突破;
啟動實施“136”興醫工程,全面實施重大疾病防治攻堅計劃,改革整合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努力探索保障3600多萬名群眾健康的醫改“山西模式”。
上海市
鄔驚雷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
新的一年,上海要加快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建設,打造上海醫學品牌和上海健康服務。重點要在抓推進、抓落實和補短板上下功夫。
一是抓推進,全面推動健康上海建設新發展。研究制定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加快培育智慧醫療和精準醫療產業鏈;積極支持上海優勢專科爭創國家醫學中心,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構建與科創中心相匹配的醫學創新體系,助力長三角醫學一體化。
完善公共衛生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慢病綜合防治策略,打造立體化的救援體系。加大行政審批“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二是抓落實,全面深化綜合醫改各項新舉措。加快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推動醫保支付方式和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改革。通過家庭醫生牽手醫療聯合體,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做實“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服務,推動城鄉基本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三是補短板,提升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婦兒、全科、精神衛生、康復、老年護理等健康服務能力建設,逐步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加快醫養結合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居家和機構的多層次老年護理服務體系,促進健康老齡化。
江蘇省
譚穎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8年,我們將緊扣衛生與健康領域主要矛盾變化,著力深化醫改惠民生,推動健康江蘇、健康中國建設。
著力抓熱點。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開展年金制試點,推動各級公立醫院建立醫院章程,推行“兩票制”,制訂與醫聯體建設相適應的績效考核方案;實行城鄉居民自主“點單”簽約,力爭普通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35%,重點人群達到65%。
著力抓重點。提高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經費,推進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防治管理;持續推進國家和省級健康城市試點,年內建成健康村鎮100個;優化醫療服務供給,力爭70%左右的縣級綜合醫院達到能力建設推薦標準;加快省市級胸痛、創傷、卒中救治中心建設,在中心鄉鎮啟動建設區域性基層醫療衛生中心;力爭60%的縣(市、區)建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優化生育全程服務,加快醫養深度融合。
著力抓支撐點。實施“科教強衛工程”,打造技術高峰和人才高地,加大從國外、省外引進高端領軍型醫療衛生人才力度,選拔一批骨干人才到世界頂級醫療機構和國內頂尖醫療機構重點培養;面向基層的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到所有縣(市、區),集成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服務功能,打造互聯網健康服務一站式平臺。
浙江省
張平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7年是極不平凡、催人奮進的一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明確了人民健康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前所未有的新定位。新時代、新定位帶來新使命,呼喚新作為。作為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浙江省要爭當新時代健康中國建設排頭兵,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衛生計生事業。
新的一年里,浙江衛生計生系統將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為指引,以健全健康浙江建設工作機制和三醫聯動推進機制為主線,扎實深化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核心的縣域綜合醫改和以“控總量、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為核心的城市公立醫院改革。
啟動實施以增加高水平醫療服務供給、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筑牢公共衛生安全屏障以及創新智慧健康服務等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服務強化工程,有效破解衛生健康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浙江特點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
安徽省
于德志
安徽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新的一年,安徽省要結合實際,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舒心、體貼的健康服務。
在深化改革方面,推進醫保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合肥、蚌埠、滁州試點工作指導與評估,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全省推開;
加快實施編制周轉池和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繼續擴大按病種付費與臨床路徑管理病種范圍,轉換運行機制,規范服務行為;
深化城市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實現縣域醫共體全覆蓋,促進醫防融合發展。促進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加快計生轉型發展。
在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方面,擴大高年資護士下社區試點范圍,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與履約服務工作,全面實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啟動實施世行醫改項目,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在健康脫貧工作方面,在全面落實好“351+180”健康保障政策和一站式結報的同時,強化慢病防控,拔除健康脫貧的“病根”;強化對口幫扶工作、遠程醫療等,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在重大疾病防控方面,實施“1234”高血壓防控策略,實現高血壓患者全面健康管理,確保高血壓防控取得實效。
福建省
朱淑芳
福建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過去5年,福建省衛生計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深化醫改突破性推進,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向好,全省人均期望壽命達77.22歲。這緣于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為民情懷,緣于堅持不懈地改革創新、提效增速,緣于清新福建的美麗環境、健康生態,緣于福建省22萬衛生計生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甘于奉獻。
新的一年,福建省衛生計生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實施健康福建戰略,抓改革、強基層、促發展、提水平。
新的一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福建省委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補短板、強弱項,全面實施醫療衛生補短板8個工程。我們將持續深化醫改,健全體制機制,鞏固完善三醫聯動機制,加快健全完善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創造更多、更接地氣的新經驗、新做法。
我們將堅持預防為主,夯實公共衛生,健全完善疾病監測預警體系,加強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和健康教育促進,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城鄉環境整潔行動,推進廁所革命。我們還將創新計生管理,均衡發展人口,統籌完善全面兩孩政策配套措施,改革完善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江西省
丁曉群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8年,江西省將緊扣健康中國建設各項部署要求,努力推動3個轉變:以發展健康事業為主向健康事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轉變,以醫療服務領域改革為主向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領域改革并重轉變,以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并舉轉變。
第一,立足健康江西建設,在盤活機制上落“點睛之筆”。建立健康江西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籌建江西健康智庫,實施中醫藥強省戰略,完善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政策,加快發展健康養老、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新業態。
第二,立足全面深化醫改,在改革路徑上施“再造之力”。鞏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強化三醫聯動改革,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衛生人才隊伍培養,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關口前移,努力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第三,立足保障改善民生,在服務群眾上出“惠民之舉”。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完善貧困人口“四道保障線”政策,推進大病專項救治。著力優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大力推進 “互聯網+”“多證合一”“兩檢同做”服務模式創新。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建成省、市、縣三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大力推廣基層衛生適宜技術。
山東省
襲燕
山東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2018年,是實施健康山東建設的開局之年。山東省將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
2018年,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耕之年。我們將出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著力完善三醫聯動政策措施,破解體制機制難題;促進優質資源下沉,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2018年,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之年。我們將以醫養結合示范省和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為抓手,推動衛生與健康領域應用新技術、推廣新模式、培育新業態、派生新產業,促進健康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實現由衛生健康大省向強省轉變。
2018年,是人民共建共享健康的厚植之年。我們將更加重視婦幼、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全面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更加重視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好廣大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發展的積極性。
2018年,是加強機關能力建設的提升之年。我們將在全系統實施衛生與健康全面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好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機關,為實現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奮斗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新年伊始,從兩廣兩湖到天府巴蜀,從中原大地到南海邊陲,神州大地正經歷著雨雪冷暖,展現著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但無論身處何地,對健康和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億萬百姓共同的追求和向往。
在沿海發達地區,醫療衛生行業正在爭創“高地”的征程上奮進,并著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可及,同時向貧困偏遠地區伸出有力援手,加大技術幫扶力度,為縮小地區差異貢獻力量。
在華中大地,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各地衛生計生系統積極、精準對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健康需求,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力求在建設公平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上取得新突破。
在西南川渝,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工作有序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有力開展,攻堅流行病、地方病的戰役如火如荼;深入挖掘傳統醫藥精髓、繼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氛圍愈加濃厚。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改革紅利、美好生活的獲得感。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如何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進健康產業發展,如何按時完成健康扶貧、精準扶貧的時代重任,如何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各省份衛生計生主官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