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1-02
編者按:2017年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節點,自年初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規劃“5+1”項重點任務,一年之間以藥養醫正式終結、DRGs開始推廣、醫聯體全面落地,同時醫生執業注冊、醫療機構管理等核心政策也在不斷調整,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巨無霸終于開始真正的自我革新。與之相對應的,是體制革新下激發的市場活力,從社會辦醫的快速發展,到共享醫療的橫空出世,再到人工智能的不斷滲透,市場正在以持續的創新來迎接健康醫療新時代。
我們從公立醫院改革、共享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幾個專題,對當前健康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我們相信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健康醫療服務的新生態將逐步建立,隨之而來的是大健康產業的巨大生機。
健康醫療大數據:探索中前行
自2016年以來,我國在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陸續頒布了多個綱領性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醫療大數據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各地方政府也積極跟進,目前,已有貴州、青海、廣東、江西、山東等15個省市陸續出臺了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意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引發社會各方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全國已有超過20個省市申請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國家試點工程建設,國內外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入。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國家政策明確的指引以及一系列重點工程的落地實施,都將促使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完成基礎積累,迎來高速發展新階段。
打出系列“組合拳”,國家隊在行動
完善管理機制建設
隨著健康醫療大數據在便民惠民、深化醫改、經濟發展方面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衛計委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成立了大數據辦公室,同時在規劃與信息司和統計信息中心分別設立了信息化與大數據應用辦公室和大數據技術管理處。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配合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在原有16個專委會的基礎上,又新成立了15個健康醫療大數據相關專委會。
健全法律法規,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
為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工作,國家衛計委將主導出臺一系列關于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管理、安全、應用等方面的法規。其下轄機構規劃信息司組織起草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管理服務暫行辦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管理暫行辦法》,將于近期出臺。三部辦法除了分別明確各自對應的適用范圍以及各相關單位的邊界和權責外,還包含了問責機制、人才培養機制、標準管理機制等內容。
成立三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集團,籌劃五大數據中心建設
今年4至6月份,由國家衛計委牽頭組織,先后成立了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發展集團公司、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集團均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由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管理委員會(大數據辦)統一監管。
三大集團公司的目標任務就是承擔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區域中心和應用發展中心的建設以及健康醫療科技文化產業園等經濟發展的運營工作。目前正在籌劃江蘇省(東)、貴州省(西)、福建省(南)、山東省(北)、安徽省(中)五大數據中心建設。其中福建省和江蘇省作為國家第一批試點,已經開始了區域數據中心的建設工作,其他的區域中心待國家批復以后也將很快進入正式建設階段。
可以看出,國家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規劃正在逐步落實,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推進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重點加快四級平臺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工作是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項目的重要建設內容,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實現國家平臺與32省份和44家委屬(管)醫院實現了互聯互通,實現了各省全員人口信息庫在線報送。年底前初步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是大數據的根本特點,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為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環境,能夠有效消除信息孤島的弊端,促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但在四級平臺互聯互通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也存在業務覆蓋不全、數據質量良莠不齊,資金與人力不足、平臺功能參差不齊等問題。未來,在四級平臺互聯互通基礎上,還需逐步完善各級平臺功能,創新健康服務模式,增強監管能力,強化業務協同,深化大數據應用發展。
扶持醫院信息平臺建設,帶動大數據應用發展
截至10月13日,國家衛計委批復了32家委屬(管)醫院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這32家醫院的信息平臺建設總投資42,993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共計32,113萬元,各家醫院自籌合計10,880萬元。
就單個項目投資而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大數據集成及應用平臺建設項目位居榜首,總投資為2,999萬元。可以看出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已成當前三甲醫院建設重點,國家鼓勵并給予相關配套支持,以院級平臺建設帶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模式未來可期。
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投資TOP 10
(NCG整理,數據來源:國家衛計委官網公布數據)
一片藍海,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增長速度預計為77.9%,增速遠高于醫療信息化整體水平及其它行業。從未來三年市場需求來看,預計保持60%以上的增長率。
2017-2020年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2017/03發布)
與此相對的是資本市場投資增長迅猛,在細分業務領域的廣度和投資事件數量均有所突破,這也進一步加速了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
根據數據猿對外公布的數據,經過整理發現,2017年1月到12月初,我國在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的投融資總額預計超過25億人民幣,投融資事件高達39起,與去年相比增長超過50%。
2017年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投融資事件分析
(NCG整理,數據來源:數據猿對外公布數據)
投融資集中在A輪共16起,占比約41%;投融資金額較大,多集中在千萬級和億級,主要以VC風險投資為主,占比約80%。
從投資細分領域來看,健康服務、健康管理是投資的熱點領域,一共發生11起投資事件,其次是基因檢測領域有6起投資事件,大數據平臺與醫學影像各發生5起投資事件,腫瘤癌癥領域發生4起投資事件,數據技術服務與精準醫學各發生3起投資事件,藥物研發以及可穿戴設備分別發生1起投資事件。
從資本市場來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投融資熱度不減,投資金額相比去年增長明顯,盡管仍有一些管理機制、政策法規、人才技術等方面的難題和障礙,但未來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增長潛力較大,市場空間廣闊,預計未來幾年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來源:東軟管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