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6-29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全體醫護人員為一位特殊患者點燃了蛋糕上的蠟燭——他就是58歲的錢長法。
20年前的這一天,錢長法因患嚴重的心肌病,在省人民醫院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由著名心胸外科專家嚴志焜教授團隊為他手術,成為我省首例換心人,并健康生存至今。
當時錢長法患有擴張型心肌病、末期,心臟比正常人擴大近3倍。換心,是繼續生存的唯一途徑。1997年6月,在反復求診后,他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和嚴志焜教授。
這20年來,錢長法兩度遭遇病魔,又遇到中年喪偶,數次的打擊,也從未讓他放棄。
比正常大三倍的心臟只能換掉
1997年6月,家住杭州百丈井社區的38歲錢長法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正面臨著抉擇。他16歲就患有風濕性心臟病,1996年下半年來,心臟病經常發作“胸口好像壓著千斤磨石般喘不過氣來”。醫生告知,他擴張型心肌病已到了終末期,心臟比正常人擴大近3倍!要活下去,惟一的途徑就是換心。
錢長法最終選擇了手術。上世紀90年代,心臟移植在國內尚屬罕見。
經過多方面充分準備后,1997年6月19日,錢長法重生的日子。我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順利進行。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嚴志焜教授、許林海主任、朱理主任等醫務人員,將一顆健康的心臟成功移植到了他的胸腔,使其開始嶄新的生活。術后一個月解除隔離、3個月心臟功能一級、6個月完全恢復……很快,這例心臟移植手術受到了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
錢長法切除的有病心臟制成標本,一直陳列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實驗室。有時候,錢長法還會到醫院看看自己泡在藥水里的舊心臟。原來的血水都已經排光了,但還是有正常人心臟的兩倍大小。錢長法說,每次看到這顆舊心臟,再摸摸自己胸膛,感受里面跳動的心,真有種說不清楚的感覺。
12年后又得了跟羅京同樣的病
2009年3月底的一天,錢長法理發時理發師無意中摸到其右頸部有兩個腫塊,約有小核桃般那么大小。腫塊穿刺結果提示幼稚淋巴細胞25%,之后經多種檢查最終的結果是,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NHL)。
“別人告訴我,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主持人羅京得的就是這種病,最終救治無效去世了。”
考慮到錢長法是心臟移植者,醫院多次組織心胸外科,血液科、心內科等學科大會診,精心制定治療方案。至當年11月初,經6次聯合化療后,錢長法各種指標檢測均已正常,他又一次越過生死關。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徐鶴云教授表示,錢長法的“長壽”,除了現代醫術的保駕護航外,他能兩度戰勝病魔,不僅是本院心胸外科醫護團隊,還有醫院眾多學科組成的強大技術支撐,他每次遇“難”,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名醫務人員齊心合力, 為其保駕護航。
有他們的呵護才有他的健康
20年來,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專家們對錢長法的關懷從未間斷。
從規律用藥到日常起居,專家們都會反復叮囑。錢長法每個星期至少與專家們通一次電話,且大部分都是專家來電,每個月去醫院做一次檢查。醫者仁心,20年來,上千個電話、200多次的專家指導,才讓他有了7000多個健康的日子。
錢長法說,自己經歷了生死之痛,知道術前病人和家屬的心情?,F如今,他和多個“后輩”建立朋友圈,還邀請醫生參加,每年碰頭見個面,交流醫療(移植者需長期服藥,定期檢查)、生活方面的體會和經驗、相互鼓勵。這個朋友圈內的人(心臟移植者)大都生存了15年以上。
“除了現代醫術,錢長法能‘長壽’,和他樂觀的心態有很大關系。一些患者移植后因為情緒起伏太大,沒能夠挺過來,錢長法的斗志和心態,很值得‘后輩’們學習與借鑒。” 徐鶴云教授說,“心臟移植最大的問題是自愿捐獻供體的人很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心臟移植,了解捐獻心臟對于挽救終末期心臟病患者的意義所在。”
來源:浙江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