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5-11
一個網絡黑客團伙落網,引發廣州醫藥行業大震蕩。這個黑客團伙非法獲取醫院藥品數據,并將其倒賣給諸多醫藥代表。
多名醫藥及司法系統人士確認:在5月8日和5月9日兩天,廣州有多名醫藥代表被警方傳喚,部分醫院的藥劑和采購部門也有人士牽連其中。業內人士稱:被調查的醫藥代表來源廣泛,不乏來自知名藥企;涉案醫院也包含廣州諸多著名醫院。
5月9日,財新記者獲得若干份《拘留通知書》照片,顯示黑客們涉嫌罪名多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等。這些《拘留通知書》的落款均為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時間均為5月8日。
知情人士稱,這些《拘留通知書》屬實。嫌犯獲取多家公立醫院的藥品流向數據,并將其倒賣給醫藥代表獲利。據財新記者了解:廣州市各級公安部門統一行動,根據黑客電腦數據順藤摸瓜,對一些購買數據的醫藥代表進行調查。
“廣州醫藥代表的微信群里人心惶惶。幾乎每隔幾個小時,就能聽說又有人被帶走了。”一名在廣州從事多年醫藥代表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說。
藥品回扣是廣州醫藥代表們人人自危的原因所在。
多名醫藥人士向財新記者證實:一個售價為100元的藥品,其從生產廠家出廠時,其價格一般為20元到30元;此后,該藥品會經過多層代理商加價至大約94元到95元,傳遞至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流通企業再以100元的價格將藥品賣給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層代理商加價幅度高達60元甚至70元。這里包含的費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醫藥代理自己的所得;另一部分則暗藏灰色“公關費用”。
“公關費用”由醫藥銷售代表送出。北方某藥企駐廣州醫藥銷售代表曾告訴財新記者,為了將自家企業的藥品送入醫院,在這60元至70元的加價幅度中,大約有50元甚至更多份額需要用于“打點”醫院。需要“打點”的人士至少包括醫生、科室主任、藥械科主任、藥事委員會、藥房采購。
其中送給醫生的部分是重頭——醫生擁有處方權,藥品即使到了醫院,也要依賴醫生開出處方才能真正完成銷售。
“給醫生的回扣,往往都是約定好的,一般不低于10個點。”前述醫藥代表稱,“一家醫院有很多醫生。同一個品規的藥,每個醫生開出多少,能夠獲得多少回扣,這需要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才好結算,所以醫藥代表需要獲得醫院的藥品銷售數據,要精確到每個醫生。”
綜合多名醫藥代表的說法,在目前廣州諸多醫院都普及了電子處方的情況下,要獲得上述數據,主要方式有以下兩種:
第一,找醫院內部人士,比如藥劑科、信息科等。一名醫藥代表說:“干的時間長了,每家醫院應該找誰去打印這個單子,醫藥代表都是心里有數的。”
第二,找專業黑客或者醫院所用處方軟件的提供商。業內人士稱:這一路徑是近些年才興起。嚴打藥品回扣持續多年,的確有一些醫院無論如何都拒絕提供藥品清單數據。
然而無論是哪種途徑,醫藥代表都需要付出不菲的“信息費”——清單包含某一種藥品單一品規的月銷售量,可精確到每一個醫生,每月更新一次。關于“信息費”價格標準,不同醫藥代表提供了不同版本,大致在800元至2000元之間。
一般而言,一個大型“三甲”醫院的基本藥品品規不超過1500種。若以平均1200種基藥計算,且每種藥品都存在“信息費”,一家大型醫院,就會形成一個96萬到240萬元不等的非法信息售賣市場。
知情人士透露稱:本次落網的黑客團伙,每月都通過電子郵件向醫藥代表發送更新后的數據。公安根據收件人的IP地址,找到這些醫藥代表。
本次行動規模最終會有多大,是否會追究部分醫藥代表的刑事責任,進而追究部分收受回扣的醫生的責任,目前仍未可知。
來源: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