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2-24
在上海各大醫院里,一批國產醫療器械品牌正進入重癥監護室、手術室等醫院“要地”,并在市場份額上占據第一的寶座。醫療器械正從“洋面孔”變為“中國造”。
根據最新出爐的“2016年度上海地區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質量調查”,國產品牌首次在五類主要的醫療器械設備領域獲得榜首的佳績,多個國產品牌實現了市場占有率、售后服務質量的“雙升”,在上海實現市場占有率第一。
“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時進口產品幾乎一統天下,如今國產醫療設備行業開始與國際品牌比肩并跑。”上海市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李斌說。該中心從事上海地區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質量調查十年,跟蹤了上海醫療器械市場格局十年。
覆蓋滬上120家二級乙等以上醫院的這一調查顯示,在全部14類主要醫療設備的調查中,五個國產品牌首次分別在放射影像CT/MR類、監護類、血液凈化類、供應室消毒與滅菌類、手術燈及手術床類等五類設備的售后服務質量調查上取得榜首的佳績。尤其在以前從未有國產設備品牌問鼎的放射影像CT/MR類項目上,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奪得第一,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不僅在用戶滿意度,驚喜更在市場占有率方面。該調查顯示,上海聯影、深圳邁瑞、山東威高、山東新華、南京美迪蘭的市場占有率均達到業界一線品牌標準的“市場占有率10%以上”。更讓人振奮的是,山東新華、上海滬通、南京美迪蘭、浙江史密斯分別在消毒設備、電刀、手術燈床、輸注泵等領域的上海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戰勝了進口老牌勁旅。
上海和北京是醫療器械廠家的必爭之地,這一數據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多少年來,進口醫療器械一統天下,醫院面臨使用成本高、維修難等困境。上海市醫療質量控制管理事務中心主任譚申生介紹,醫療設備器械的質量控制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醫療器械的“服務滿意度”是不少醫院的隱痛,國家為此出臺了多部規章。
近五年,“本土艦隊”開始冒尖。以CT/MR類設備為例,聯影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從2011年的1.9%上升到2016年的11%。在監護產品類,深圳邁瑞在上海市場占有率從2007年的12.3%上升至2016年的29.9%。國產品牌的出現直接打破了價格壟斷,本地物流、倉儲也讓維修變得快捷。
專家分析認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生動力形成歷史性交匯,推動了本土醫療器械裝備自主創新的步伐。
與此同時,醫院需求成為國產器械興起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據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賈偉平介紹,國產品牌的醫療器械已廣泛應用到六院集團內的各家醫院,產品質量和服務受到各臨床部門的好評。瑞金醫院購置了成套的聯影CT、MR,瑞金醫院放射科主任嚴福華教授說,真正使用的過程讓臨床醫生增強了對民族品牌的信心。
上海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和病例樣本,這被視作醫療器械開發的先天優勢。“下一步,國產品牌的目標是挖掘更深、更廣的用戶需求,創造更多科技專利,從產品并跑到技術領跑。”李斌透露,在市科委的倡導下,“上海市醫學影像診療設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最近成立,聯盟聚攏了產學研醫四股力量,共同沖擊醫療設備領域的引領性新技術。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