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12-12
2014年5月18日,三精制藥時任董事長劉占濱在檢方立案偵查期間跳摟自殺,業內嘩然,“三精腐敗窩案”由此始進入大眾的視野。
時隔兩年多后,2016年11月16日,哈藥集團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開敬貪污罪、對單位行賄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重審刑事判決書公開,該案大量細節得以公開。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該案禍起于三精千鶴子公司向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銷售藥品時進行賬外返利。此后,拔起蘿卜帶出泥演變成窩案。判決書顯示,2012年12月18日至2013年12月19日,三精千鶴子公司先后12次向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支付回扣款共計436.6萬元。孫開敬、三精千鶴副總經理呂東陽、財務副總經理商宏亮都因犯對單位行賄罪被法院追究刑責。
而在早前的2015年9月,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劉彥鐸因犯貪污、單位受賄罪被黑龍江省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
事實上,卷入劉彥鐸一案并不僅僅只有千鶴百盛。判決顯示,南京萬川華拓醫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都給予了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大量賬外返利。
腐敗“窩案”
2014年5月19日,三精制藥公告稱:“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18日接獲黑河市人民檢察院通報,公司董事長劉占濱先生于5月16日被立案偵查。5月18日早飯后,劉占濱先生稱感覺不適。同日上午,在遜克縣醫院檢查身體過程中,于三樓衛生間擺脫監護法警,從窗戶躍出,墜地身亡。”
但公告對于劉占濱被調查原因以及涉及哪些案件,并未作出進一步解釋。
不過,此番判決書公開的細節顯示劉占濱很難從這一漩渦中抽身而退。
孫開敬供述,2011年,其當時聽說國家將在2012年進行新版基藥目錄的確定工作,就想把公司的兩個產品,逐瘀通脈膠囊和清開靈分散片進到目錄里。這樣就需要準備一些資金,進行一些打點工作。這樣其才通過王某某、李峰提供虛假采購藥材發票套出了500萬元公款。
孫開敬在庭審過程中供述,套出這兩筆錢都是董事長劉某甲安排其這樣做的,是為了做政府事務。這兩筆錢陸續給劉某甲董事長230萬元,給劉某乙1萬元。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孫開敬等利用職務便利,二次套取公款金額共計人民幣593萬元。但判決書表示,被告人孫開敬能積極配合司法機關收繳贓款300余萬元,依法可從輕處罰。那么,剩下的200余萬元是被告人孫開敬揮霍了還是另有他途,判決書對此沒有做出交待。
司法文件還顯示,被告人孫開敬于2011年3月15日經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黨政聯席會議推薦,經公司總經理劉某甲決定聘任為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商宏亮、呂東陽為副總經理(均系國家干部)。顯然, 孫開敬口中的劉某甲董事長也同時是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上述窩案還牽出了三精制藥營銷中心政府事務總監楊某挪用公款案。
楊某的判決書顯示,2011年,被告人楊某在任哈藥集團三精醫藥商貿有限公司政策事務部部長期間,為了使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磷霉素鈉藥品在遼寧省藥品招標活動中中標,楊某請示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某某后,在三精醫藥商貿有限公司財務借出60萬元,作為中標的公關活動經費。2011年11月,由于該藥品沒有中標,楊某將這60萬元要回。經請示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某某,劉讓楊某暫時保管這60萬元,2013年6月份,被告人楊某在哈爾濱市群力星光耀廣場附近購買住房,將這60萬元挪用于交購房款,直至2014年4月案發。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09年7月-2012年2月,劉占濱職務身份為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而劉某甲是否為劉占濱,至今還是謎霧重重。
“賬外返利”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是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三精千鶴除三精制藥這一法人股東外,還有劉彥鐸、方志有、王建軍3名自然人股東。三精及3名自然人股東實繳出資額分別為1674.286萬元、655.857萬元、440.857萬元、157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哈藥集團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國有控股公司)與黑龍江千鶴百盛醫藥有限公司是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制藥公司為生產基地,醫藥公司為藥品銷售平臺。二公司一套領導班子,法人代表和總經理為被告人孫開敬。 所謂高開票,是醫藥生產企業將出廠價“高開”,同時將原先給各級經銷商的返點費用也體現到營銷費用中。判決書也詳細揭露了三精千鶴銷售藥品時高開票賬外返利的操作手法。
判決書表示,為了追求單位經營效益,在被告人孫開敬接任法人代表和總經理后延續以往制訂的內部銷售政策,并由被告人孫開敬、商宏亮、呂東陽等人研究決定,在藥品銷售過程中,采取設定底價和開票價的方式,與藥品銷售商約定,表面上按接近中標價的開票價將藥品賣給銷售商,暗地里只收取銷售政策中確定的明顯低于開票價的底價價款,把開票價和底價之間的差價款通過賬外資金賬戶暗中以返利形式回扣給銷售商。
2012年12月18日至2013年12月19日間,黑龍江千鶴百盛醫藥有限公司因向藥品銷售商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銷售逐淤通脈膠囊,并與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約定支付回扣。期間,通過“根據銷售合同計算出返利金額,由財務部門用虛假的費用、支出等票據從單位正常財務賬上套取資金”的方式先后12次向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支付回扣款共計436萬元。
而在早前的2015年9月,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劉彥鐸因犯貪污、單位受賄罪被黑龍江省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
事實上,卷入劉彥鐸一案并不僅僅只有千鶴百盛。判決顯示,南京萬川華拓醫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都給予了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大量賬外返利,顯然這已成為行業潛規則。
法院審理查明, 劉彥鐸在任華潤黑龍江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藥品返利款,單位受賄金額合計2184.8萬元,其并將其中的658萬元,據為己有,用于個人消費。
據業內人士介紹,針對商業賄賂,《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賬。
上述業內人士說,在藥品流通推行二票制之后,“高開賬外返利”或將成為懸在藥企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