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10-28
近日,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透過這一未來15年的國家健康衛生規劃,小編帶您解讀規劃或將對中國醫生群體產生的七大影響!
一、醫生自由執業真的要來了!
“醫生自由執業”這幾個字,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了國字號的文件中,其意義之重大可以想象。
據悉,之前官方對于“自由執業”基本上避而不談,而是提“多點執業”。
如今《規劃》則明確提出了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可見官方至少已經有了敢于直面真正解放醫生的勇氣。也就是說,未來十幾年里,醫生將可以自由地組建醫生集團、創辦診所,并有望能夠實現區域范圍內的自由執業。
二、醫保對醫生的監控會越來越嚴!
長期以來,中國的醫保管理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規劃》則明確提出,將嚴格落實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并明確表示,將全面實現醫保智能監控,將醫保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
也就是說,中國醫生的診療行為將進入醫保監控、嚴管時代。借助的手段是智能化的,通過醫保監控系統,可以做到這邊醫生剛在電腦里輸入處方,那么醫保就已經監控到了。
雖然目前一些省份也搞了醫保智能監控系統,但中國醫保真正的強勢監管,還要從三明醫改的締造者詹積富打造的三明醫保模式說起。
為了實現醫??刭M,三明醫改在大幅壓低藥品價格的同時,對于醫生的處方也進行了嚴格的在線監管,對于一些重點監控的藥品,一旦醫生的處方出現了異常,將會被醫保問責。
在三明醫保模式下, 三明市醫療保障管理局(基金管理中心)大權獨攬,對于醫院和醫生的診療行為進行了強勢的監督和管理。
如今三明醫保模式已經復制到了整個福建省,并大有鋪向全國之勢。根據官方披露,福建省衛計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物價局等多個部門與醫療衛生相關職權,統一劃入省醫保辦??芍^成為了醫療改革的主導者。
福建省醫保辦主任、財政廳副廳長詹積富對《看醫界》(vistamed)表示,“福建省建立全省醫療保障管理局和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突出的是醫療保障管理要素大整合。是全國第一個進行醫療保障管理體制大改革,是朝著以健康為中心而進行的醫療保障要素的大整合。如果說其他省市只是三保合一經辦,那么可以這樣說,福建省已經是高中畢業準備朝著以健康為中心去高考了,而其他省市還只是在小學階段!”
詹積富還表示,“福建醫保將充分發揮醫保的基礎和杠桿作用,從而倒逼和推進醫療機構運行機制的改革;倒逼改變現在醫療機構以賺錢為中心的機制;引導百姓合理就醫;要徹底改變現在九龍治水的改革困難局面。”
對于廣大醫務人員來說,在臨床診療中的行為,除了醫??傤~預付,還將越來越多地受到醫保的監管和制約。
三、這些科室的醫生將大量被挖走!
眾所周知,無論是私立醫院還是個體診所的發展,都非常依賴于第三方醫學檢驗、影像診斷機構的發展,因為這些大型設備每一個社會辦醫療機構都采購是不現實的。
《規劃》也明確提出將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
不僅如此,近日,衛計委更是連續下發了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和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明確提出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和醫學檢驗實驗室屬于單獨設置的醫療機構,為獨立法人單位,獨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由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設置審批。中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和影像診斷機構有望迎來發展的春天。
據《看醫界》了解,目前一些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雖然設備先進,但優秀的人才卻極度匱乏,診斷水平低下。
而未來,大醫院的影像科、超聲、檢驗科雖然并不一定會獨立了,但至少,這些科室的醫生將成為第三方醫學檢驗、影像診斷機構的搶手人才,將被大量高薪挖走。
四、個體診所將徹底放開!
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個體診所等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實行市場調節的管理方式后;
如今健康中國2030規劃出爐,再次明確提出了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也就是說,以后不論是中醫診所還是西醫診所,未來將實現不再受區域規劃的嚴格限制。
這對于廣大想開診所的醫生、醫生集團,以及致力于連鎖診所的社會資本來說可謂巨大利好。
因為,如果這一政策不放開,醫生開一個診所可謂難于上青天,一些開千家、萬家診所的想法更只能是泡影。
據《看醫界》(vistamed)分析,這一政策的背景,正是目前如火如荼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高層應該已經充分意識到,基層診所實際上才是未來的醫療服務主力軍,60%-80%的醫療服務實際上都是可以由全科醫生在基層診所來完成的,沒有基層診所的準入放開,分級診療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不僅如此,規劃還提出,將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
可以預見,未來的醫生們的個人診所及工作室將遍布基層。
五、全科醫生將成為醫學教育培養重點!
《規劃》表示,將加強醫教協同,建立完善醫學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改革醫學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適應行業特點的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醫學人才培養培訓體系。
什么叫建立完善醫學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呢?說白了,就是目前市場上最需要什么樣的醫療人才就重點多培養方面的人才?!兑巹潯访鞔_提出,將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
分級診療的實現嚴重依賴于廣大全科醫生來作為全民健康的守門人,而目前中國的全科醫生缺口將近20萬人,也就是說,未來全科醫生培養將成為醫學教育的培養重點。
據《看醫界》(vistamed)了解,成立不久的上海健康醫學院更是將全科醫生培養作為重點??梢灶A見,未來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將招收全科醫學方向的學生。
此外,《規劃》還明確提出將完善醫學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建立與國際醫學教育實質等效的醫學專業認證制度??梢哉f,未來醫學教育將越來越嚴,當醫生也會越來越難。
六、全面臨床路徑管理時代來了!
《規劃》表示,將建立與國際接軌、體現中國特色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基本健全覆蓋主要專業的國家、省、市三級醫療質量控制組織,推出一批國際化標準規范。
具體措施上,將建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化平臺,實現全行業全方位精準、實時管理與控制,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提升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再住院率、抗菌藥物使用率等主要醫療服務質量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并將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規范診療行為。
面對臨床路徑,曾經有知名高年資醫生表示,臨床路徑不就是給小醫生準備的嗎?大醫生不需要遵循臨床路徑。
事實上,當中國醫療質量控制進入信息化后,未來包括大醫生在內,醫生們的診療行為都將被納入臨床路徑管理。
七、醫療人才的評價標準要改了!
《規劃》明確提出,將對接國際通行模式,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護理、助產、醫療輔助服務、醫療衛生技術等方面人員評價標準。
可以預見的是,醫生的評價標準將國際化,而國際上沒有像我們這樣按照論文、職稱來評價醫生的,要改了!
文件強調,將創新人才評價機制,不將論文、外語、科研等作為基層衛生人才職稱評審的硬性要求,健全符合全科醫生崗位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
所以,基層醫療人才的論文痛將首先被廢除,醫生們被逼普遍科研論文造假的情況將得到緩解,以臨床論英雄的時代正在開啟!
來源:看醫界(微信號 vistamed)